作為福建的清明節(jié)小吃,暖菇包似乎不太為人所知。即使是小辮子也很少見到。它看起來像糯米。它嘗起來又粘又粘。在被廣泛傳播后,它有一種強烈的家鄉(xiāng)味道。我相信遠行是最能感受到的。以下是對起源的簡要介紹暖菇包。
暖菇包也分包糍和包子兩種,講究全在這祭子皮上。泰寧的龍湖、黃厝、三地這些地方,盛行做包糍,用碾碎暖菇粉與炊熟的米飯,一般是六成糯米、四成大米,舂打成糍;其余地方則盛行做包子,糯米和大米需要提前一晚泡好,加上剛采摘的暖菇草,磨成米漿,裝入布袋里砸去多余水份,文火大鍋一邊煮一邊攪拌,一直煮成合適的糊團。餡料需要提前炒熟,少不了當地的臘肉、鮮筍、炸豆干等,放上辣椒粉和蝦米更好,又鮮又辣。
南北差異
在泰寧,暖菇包的做法和吃法也南北差異。南邊更喜歡用新鮮的暖菇草,形似圓月,類似包子;北邊喜歡用曬干打碎的暖菇粉,形似彎月,更像水餃。所以南邊一般在清明前吃,一是口感新鮮,而是因為暖菇包是綠色,避開了象征喜慶的紅色,清明包暖菇包子,表示對已故親人的敬意,也叫“清明祭”。北邊的多在農歷二月初四吃,民間說法叫“春社”,家家戶戶大包暖菇包,以敬土地神,祈求五谷豐登。
《本草拾遺》中說:鼠曲草“味甘,平,無毒。”具有清涼解毒,平喘止咳,補脾祛濕的功效。所以這鼠曲草做的暖菇包,不僅好吃,也有藥用價值。泰寧當地的百姓也會采來鼠尾草煎服,治療感冒、筋骨痛,還可以外敷消炎去腫。